普通红外加热器由于辐射波长范围的原因,节能效果仍然不显著。为了提高热效率,红外辐射加热器的辐射波长必须与被加热物质的吸收波长范围一致。所以首先要找到被加热物质的有效吸收波长。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特殊的吸收特性,即在某一波段的热能吸收高于其他波段。有资料显示,一般加工中,玻璃的有效吸收波长为2.4-6微米;钢化玻璃在加热过程中,玻璃的有效吸收波长为2.7-3微米。钢化玻璃生产中的加热方式和损坏原因有哪些?钢化玻璃损坏的原因是什么?1.钢化玻璃内应力太大。2.钢化玻璃的边缘加工缺陷、尖角、孔洞、缺口等应力集中区域应力过大。3.钢化玻璃含有硫化镍杂质。前两个因素是钢化玻璃加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造成的,硫化镍是在原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。玻璃可能含有硫化镍杂质,并且处于小晶体状态。一般来说,玻璃是不会损坏的。但由于钢化玻璃的再加热,硫化镍杂质的相态发生了变化。硫化镍的高温α在玻璃冷却时被冻结,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回到β态。因为低温下β态的硫化镍杂质会使体积增大,玻璃中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,所以钢化玻璃会自爆。但只有较大的杂质才会引起自爆,只有当杂质处于拉应力核心时,钢化玻璃才会自爆。